腦缺血模型造模步驟—上【腦缺血模型外包】
來源/作者:普拉特澤-生物醫(yī)學整體課題外包平臺
腦缺血模型/缺血再灌注模型實驗步驟由普拉特澤生物為大家總結分享,歡迎留言指正。目前,腦缺血模型普遍采用國際上廣泛認可的大腦中動脈栓塞模型(MCAO),其發(fā)病機理與人類缺血性腦卒中表現(xiàn)相似,對于制作模擬人腦缺血模型對腦缺血發(fā)病機制及藥物篩選有重要意義。普拉特澤生物動物實驗平臺專業(yè)為科研人員提供腦缺血動物模型外包與代做服務,希望能為廣大科研人員提供科研道路上的一點幫助。
本文就來跟大家分享,大腦中動脈栓塞模型(MCAO)的詳細造模介紹與步驟:
一般采用雄性SD大鼠即可,手術成功率也比較高,小鼠也是可行的,但是栓線的型號和進入的深度不同)??紤]大鼠雌激素水平對腦缺血損傷可能的神經(jīng)保護機制及激素水平的生理性波動對大鼠情緒的影響,采用血管解剖結構更為清晰的雄性SD大鼠作為MCAO的動物模型。大鼠大腦中動脈的長度和粗細與其體重形成正比,目前多主張大鼠體重控制在250-300g。
一、實驗準備
1、樣本準備:6-8周雄性SD大鼠12只
2、實驗分組:Sham組3只;再灌注6H組3只;再灌注24H組3只;再灌注48H組3只
3、實驗器材準備:手術剪、手術鑷、線栓、縫合針、縫合線、棉線
二、腦缺血造模實驗操作步驟
1、術前12小時大鼠禁食,自由進水。
2、3 %戊巴比妥鈉按60 mg/kg劑量由腹腔注射進行麻醉。
3、待大鼠麻醉后采取仰臥位固定于操作臺。
4、于頸正中作一縱向切口,仔細分離肌肉,暴露出右側頸總動脈、頸外動脈和頸內動脈。
5、小心分離血管周圍的神經(jīng)組織,用棉線在頸外動脈的遠心端做永久結扎,在頸總動脈近心端和頸內動脈做臨時結扎。
6、自頸外動脈遠心端剪開一個小口,將線栓從頸外動脈經(jīng)過頸總動脈送入頸內動脈,當線栓上的黑色標志剛過頸總動脈的分叉口顯示在頸內動脈處時,停止下送線栓。
7、將線栓連同頸外動脈一起臨時結扎,缺血2 H后將線栓拔出頸內動脈(不要完全拔出),松開頸總動脈的臨時結扎恢復供血。
8、再灌注6/24/48 H后處死大鼠,將腦組織取出后分成6份,1份凍存?zhèn)溆?,其?/span>5份進行TTC染色。
9、Sham組大鼠進行頸部皮膚切開與血管分離后不做下線栓處理,直接縫合。
三、腦缺血造模實驗注意事項
1、栓線的直徑和線頭是否光滑?
因為它直接關系到進線的難度和手術時間。栓線直徑必須要考慮到動物的體重,不同體重的動物進線深度不同。所以保證動物體重基本一致,提前做預實驗確定進線深度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2、栓線不可過硬。
過硬線栓容易找手感,但是容易出現(xiàn)刺破蛛網(wǎng)膜下腔血管,導致顱內出血。同時過硬線栓還會改變血管自然形態(tài),當線栓插入血管以后,因為線栓過硬,血管肌張力無法使得線栓改變形態(tài),只能被線栓改變形態(tài),導致血管處于緊繃狀態(tài),對于再灌注操作不利。
3、栓線插入深度?
許多文獻報道插入深度為18.5±0.5mm(270g左右大鼠),具體的長度需根據(jù)實驗的實際操作進行調整,18.5mm并不是標準??傊?,以遇到輕微的阻力為準,此時栓線正好進入顱內的大腦前動脈,阻塞大腦中動脈的開口。建議當插線近18mm(做上標記)時,注意手的感覺,輕緩推進,直至感覺到阻力為止(當遇到阻力后,再插線會見到線彎曲)
4、不同亞型鼠,如Wistar大鼠、F344大鼠或SD大鼠,它們的腦血管解剖和缺血敏感性不同。同樣的操作,Wistar大鼠腦梗死面積較小,F344大鼠腦梗死面積最大,SD大鼠居中。因此,正式試驗前確定好大鼠種類也是比較重要的。
5、血糖濃度高或低均可加重腦損傷,增加梗死面積,加重腦水腫,增大梗死后出血率。因此有必要監(jiān)測和報告血糖指標。實驗前12h~24h動物禁食是防止血糖升高的有效手段。
6、最好能夠實時觀測顱腦血流情況。這樣可以準確判斷線栓是否阻塞 MCA,一旦血流灌注量下降超過70%,即代表線栓阻塞MCA。
那最常用的MCAO模型我們就講完啦,和你的操作步驟有沒有什么不同的呢?有任何不懂的問題歡迎隨時留言給技術為您答疑解惑。如果您有腦缺血模型外包代做的需求歡迎選擇普拉特澤生物~
——關于我們——
普拉特澤自建3000平米的GMP級實驗室
擁有七個大型實驗平臺、碩博士學歷技術團隊100余人
病理實驗平臺、動物實驗平臺、流式檢測平臺、分子檢測中心、細胞病毒中心,三大資源庫(細胞、組織、質粒)
秉承“死磕真實實驗”學術精神提供各項優(yōu)質實驗服務
歡迎您交流咨詢